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部门概况|通知公告|工作动态|纪检要闻|宣传教育|法规制度|警钟长鸣|信访举报|下载中心|学校首页
 
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宣传教育 >> 正文

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基本知识

2012-10-03 11:10 编辑人:王婉  文章来源:纪检监察室

1、什么是风险?
辞海的解释是:人们在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中遭遇能导致人身伤亡、财产受损及其他经济损失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及其他不测事件的可能性。其基本的核心含义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或可定义为“个人和群体在未来遇到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对这种可能性的判断与认知”。
2、风险的内涵及构成要素是什么?
风险是指遭受损失、伤害、不利或毁灭的可能性及概率。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构成。风险因素增加或产生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引起损失,三者的串联构成了风险形成机制。
3、什么是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风险管理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萌芽,最早起源于美国,1938年以后,美国企业对风险管理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发展成为一门学科,风险管理一词形成。70年代以后逐渐掀起了全球性的风险管理运动。中国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开始于80年代。作为一门学科,风险管理学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
4、什么是PDCA循环?
根据管理是一个过程的理论,美国的戴明博士把它运用到质量管理中来,总结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阶段的循环方式,简称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
第一个阶段称为计划阶段,又称P阶段(Plan)。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市场调查、用户访问、国家计划指示等,摸清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质量政策、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等。
第二个阶段为执行阶段,又称D阶段(Do)。这个阶段是实施P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如根据质量标准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其中包括计划执行前的人员培训。
第三个阶段为检查阶段,又称C阶段(Check)。这个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
最后一个阶段为处理阶段,又称A阶段(Action)。这个阶段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5、风险管理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参考书目有哪些?
《风险管理》,顾孟迪、雷鹏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风险管理智慧》,副标题:洞悉风险   抢占先机,杜杰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风险管理》,刘新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卓志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
《质量管理学》,李晓春著,邮电大学出版社
《质量管理学》,秦静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6、什么是廉政风险?
廉政风险,就是实施公共权力的主体产生或发生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可能性。主要是指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可能产生不廉洁行为的风险。
任何掌握公共权力的部门和个人都客观存在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每个权力岗位都存在廉政风险。只要有权力就存在着滥用权力的可能性;只要有职能就存在着不作为、乱作为的可能性。
7、如何理解廉政风险?
任何掌握公共权力的个人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有效开展预防腐败工作就是要有效防控廉政风险。廉政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失性以及不确定性。
风险的客观性:任何有业务处置权、有职责的岗位都有风险。
风险的损失性:一旦风险发生,就会对本人有效履行职责,对事业、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有责任、有必要主动防范,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到最低。
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只是有可能发生的,并不是必然会发生的,可以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预防措施,去防止风险的发生,或通过努力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8、廉政风险的种类有哪些?
廉政风险具体可分为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外部环境风险五种类型。
(1)思想道德风险。思想道德风险与人的不正当社会行为和个人的品德修养、性格特点有关。主要表现为: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低;背离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阳奉阴为、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
(2)制度机制风险。主要表现为:不能根据改革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需要,及时完善和认真执行各项制度,造成部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贯彻落实不到位;部分机制缺乏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约束力和监督力的作用不明显,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措施。
(3)岗位职责风险。主要表现为:不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权力分配不清,自由裁量空间过大;权力运行不透明,暗箱操作现象频繁;违反民主集中制,独断专行或软弱涣散;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失职渎职、不作为或滥用职权等。
(4)业务流程风险。主要表现为:因工作流程设计不完善、缺乏相互制约或执行不力,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导致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
(5)外部环境风险。主要表现为:因行政管理对象在业务往来中对相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可能造成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导致失职渎职、权钱交易等。
9、廉政风险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教育学习不到位,可能产生思想道德风险,产生想腐败的动机;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可能产生制度机制风险,创造产生腐败的机会;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不到位,可能产生岗位职责风险,制造腐败产生的条件。工作程序不规范、不严谨,自由裁量权大,可能产生业务流程风险,留下腐败产生的空间;业务往来中利益诱惑或其他非正常影响,可能产生外部环境风险,滋生腐败产生的温床。
10、什么是廉政风险防控管理?
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是将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际,针对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化中的腐败问题,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措施,依托计划、执行、考核、修正的PDCA循环管理机制,对预防腐败工作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通俗地讲,就是查找出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廉政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建立起反腐倡廉建设与行政业务之间的关联机制,在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对廉政风险实施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11、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是为了预防和控制腐败现象,是为了降低腐败发生的几率,是为了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变为腐败行为,是为了让干部少犯或不犯错误,是对干部最大的爱护和保护。
12、如何正确认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
首先,风险不等于问题。风险是一种可能性,只是可能发生的危险,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因此,查找风险是找可能性,不是找现实问题。
其次,腐败风险不等于腐败。腐败是已经发生的为谋取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或公共职位的行为,而腐败风险是指党员干部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如果防控得好就不会发生,如果防控得不好可能就会发生。
第三,查风险不是找问题。查风险是查找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不是某个干部已经存在的问题;不是干部的自我画像,不是针对个人的,而是针对岗位的、部门的、静态的;不管谁在这个岗位上、在这个单位里,风险都是存在的。
13、廉政风险排查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要明确主体、打牢基础、分清内容、规范表述。
第一,明确两类三个主体,一类是个人,包括所有公职人员以及受委托行使国家权力的非国家公职人员;一类是集体,包括单位和科室。
第二,打牢一个基础,清权确责——就是结合三定方案进行职权梳理、流程再造,重点是围绕行政许可、处罚、征收、强制、监管、审批、裁决、给付和单位内人财物管理权等进行梳理和规范,逐步建立起“权责明晰、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这是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基础。
第三,分清不同内容。个人的风险内容主要是个人存在或潜在的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的内容、形式及危害。集体的风险内容是单位工作职能特殊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制度机制风险方面的内容、形式及危害;科室在业务流程风险、制度机制风险方面的内容、形式及危害。
第四,规范风险点的构成和表述方式。每个风险点的查找由风险源、风险点、危害性三个要素组成。表述方式如:由于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风险源),造成思想退步,信念滑坡(风险点),在处理事务时不能从政治上、从全局看问题(危害性);又如,由于财经制度不完善和法规意识淡薄(风险源),财务管理不规范,尤其大额度资金审批使用不能科学民主决策(风险点),造成决策失误,资金使用不正确、不应该、不合理(危害性)。
14、廉政风险等级如何评定?
将排查出来的廉政风险根据社会关注程度、权力行使程度、影响危害程度、与企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程度以及产生腐败可能性的大小等,划分出不同的风险级别,一般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其风险等级依次降低。
高等级风险,是指直接行使执纪执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行政收费、项目审批及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采购供应等重要权力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
中等级风险,是指直接行使部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采购供应等重要权力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
低等级风险,是指基本没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权力,较少或基本不掌握人、财、物管理权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
15、单位分层次查找廉政风险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一) 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查找风险的内容和方法。
单位领导班子查找廉政风险的内容要围绕“三重一大” (即: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和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查找在决策程序、权力监督制衡等制度机制方面的廉政风险,查找管理不到位、制度不落实的工作环节的廉政风险;单位班子成员查找廉政风险的内容要在围绕“三重一大”事项进行查找的同时,还要结合岗位职责着重查找个人在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和制度机制方面的风险。
查找方法主要采取领导干部自己找、征求群众意见、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进行查找。通过廉政风险排查,使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能慎重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接受风险教育,主动提高识别、化解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二)机关科室查找风险的内容和方法。
机关科室围绕业务工作,主要查找在业务流程中存在或潜在的制度机制方面的廉政风险。也就是说,科室主要查找在制度机制方面存在的风险。
制度机制风险是指由于缺乏制度机制的明确限定、工作程序的明确规定、工作时限、标准和质量的明确约定、个人自由裁量权空间较大,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制约,可能造成行使权力失控,从政行为失范,构成滥用职权、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查找科室风险的基础,是要编制科室主要业务的工作流程图,看是否每个环节的权力行使都受到监督制约。科室权力越大,科室廉政风险相对也越大。如果某一环节监督制约缺失或缺位,那就是科室风险所在。
(三)查找个人岗位风险的内容和方法。
个人岗位风险主要结合每个人的岗位职责进行查找。
个人思想道德风险是指个人因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的认识偏误,可能造成个人行为规范及职业操守发生偏移,行政管理行为失控,导致个人从政行为结果不公正、不公平,从政行为对象利益受损或不当得益,构成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思想道德风险外在体现就是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出现了问题。思想道德风险的查找是有具体内容的,绝不是形式上的东西。如:“学习不够”不是风险点,“对于岗位相应的工作要求和工作纪律缺乏经常性、有针对性的学习”才是风险点。
个人岗位职责风险是指由于个人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及在思想道德和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实际风险,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正确履行职责,构成失职渎职、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查找岗位职责风险的基础是明确界定每个岗位的权责,清楚自己有什么权力,有什么责任。行使岗位职责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现场表决权及参与度的高低,行政审批、许可等外部管理权行使和内部管理权行使时有可能产生廉政风险。要重点关注审批、收费和管理人、财、物等关键岗位。岗位权力越大,地位越重要,相应的风险越大。
外部环境影响主要指公务人员在工作期间或8小时工作以外,由于所接触的工作对象、社会人员以及其它社会因素等方面影响,导致公务人员可能发生失职渎职、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问题的风险。
16、风险防控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控制思想道德风险的一般预防措施。思想道德风险来源于世界观、信念方面出了偏差,控制风险的一般模式:正面激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真善美为体,道德信念为用;立足教育,反复强化。概括为:激励+信念+强化。
控制岗位职责风险的一般预防措施。岗位风险存在于每一个岗位上,控制风险的一般模式:定岗定员+岗位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检查评比制+奖惩激励机制。
控制制度机制风险的一般预防措施。制度机制风险来源于制度机制的不完善或制度的不落实,控制风险的一般模式是:原则性+灵活性+协调力。
控制业务流程风险的一般预防措施。业务流程风险贯彻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中,控制业务流程风险一般模式可以概括为:制定规范+执行规范+监督检查+考核评比+奖惩兑现。
控制外部环境风险的一般预防措施。外部环境风险因外在客观原因而产生,控制风险的一般模式是:排查和锁定风险+预警机制+日常监控。
17、如何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
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对廉政风险实行PDCA循环管理。
(一)查找并评估风险等级(计划Plan)。从权力行使过程入手查找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薄弱环节,确定“风险点”,评估风险等级,以预防、监控和处置为主,制定防控措施。
1、梳理职权清单。一是对权力进行全面清理。按照“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自上而下进行排查,行使那些权力,行使依据是什么,列出权力名称和行使依据。二是对权力进行确认。对清理出来的权力,按照文件授权原则进行确认。三是对确认的权力汇总,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2、查找廉政风险点。一是查找岗位(职责)风险。对照以往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的情况,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组织定等多种形式,分析并查找出个人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二是查找科室风险。对照职责定位和行使的权力,查找出在业务工作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三是查找单位风险。重点查找领导班子在“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的风险。四是查找行业(系统)风险。针对行业或系统特点,查找行业(系统)在业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共性问题。对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上级组织要进行审定,并在一定范围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3、进行风险评估。按照风险发生的机率或者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估,确定排查出来的风险点的风险等级,经审核后在一定范围进行公示。
(二) 制定并实施防控措施(执行Do)。对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重要岗位、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严密的监控措施,通过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和后期处置办法,及时纠正不当行为,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变为违纪违法行为,并适时将风险防控措施上升、固化为反腐倡廉制度,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1、岗位(职责)风险防控。对照岗位职责以及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提出防控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2、科室风险防控。对照职责要求,根据查找出来的在管理事项、审批事项、执法检查事项和单位职能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从工作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室防控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3、单位风险防控。由党政领导班子对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围绕决策、执行过程和监督、检查、考核等关键环节,研究制定具体防控措施和相关工作程序,统一以流程图或表格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
4、行业(系统)风险防控。分析行业(系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控风险的相关规章制度,形成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上下一体、左右联动的通畅、有效运行机制。
(三)评估及检验防控效果(考核Check)。通过差距分析、量化效果、评估反馈等方法,对廉政风险实行动态防控,对于未实现预定目标的,重新分析查找原因,制定防控措施,直至达到预定目的。对风险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对等级较高的风险,在分管领导管理的基础上,单位主要领导负责防控;对等级一般的风险,分管领导负责防控;对等级较低的风险,科室领导负责防控。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结合,整合监督资源,实施有效监督。
(四)考核防控效果,完善管理体系(修正Action)。建立和完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考核制度,通过信息监测、上级检查、社会评议等方式,对风险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考核工作与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年度考核、工作目标考核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等结合进行。根据考评结果,纠正存在问题,完善工作措施,修正风险内容,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及时纠错、内外监督、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逐步形成内部管理有制度、岗位操作有标准、出现问题能修正、事后考核的依据的风险防控管理体系。
18、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执行阶段具体措施有哪些?
针对确定的廉政风险点,建立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置“三道防线”,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有效控制。
(一)前期预防措施
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前期预防措施是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界定风险的基础上,针对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外部环境风险,采取廉政教育、听证质询、公开承诺等前期预防措施,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主动性和监督制约机制的有效性,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
1、思想道德风险的预防措施
防范思想道德风险要以廉政教育、谈心活动、人文关怀为主要措施。
(1)廉政教育
各级党组织要着力抓好党员干部的经常性学习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养成自觉学习、自省自励的习惯,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①廉政教育可以采取举办培训班、报告会、廉政党课、专题研讨、廉政展览、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
②各单位要每月开展一次廉政教育,每次不得少于一个小时。
③各单位要建立廉政教育工作台帐,记录廉政教育的计划安排、阶段总结以及开展教育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教育内容、研讨发言等情况。
④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及时记录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定期交主管领导审阅,正职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由单位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定期抽查。
(2)谈心活动
各级党组织要通过谈心活动,加强党员干部之间的思想交流,及时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帮助党员干部解决思想困惑。
①谈心活动可以采取集体廉政谈话、个别谈心、互帮互助等形式。
②单位应当定期组织谈心活动。当党员干部出现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表现不佳等情况,以及面临职务任免、岗位调动、家庭发生重大事项时,党组织应当及时安排此类活动,了解和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变化。
③单位主要领导干部与管辖范围内的党员干部每年谈心应不少于两次,谈心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应做好记录,以备检查。
(3)人文关怀
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从精神生活上关心、爱护、帮助党员干部,提倡高尚的精神追求,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缓解党员干部的工作压力,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
①组织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如举办读书会,业务知识、廉政知识竞赛,推荐优秀书籍等。
②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如登山,棋牌类、球类等体育比赛。
③组织对困难党员帮扶活动,解决党员干部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4)规范日常行为。将党员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等八小时以外的表现纳入管理和监督范围。
2、制度机制风险的预防措施
防范制度机制风险要以听证质询、办事公开、权力制衡为主要措施。
(1)听证质询
听证质询是指各单位、各部门在做出重大事项决定前,应当召开有各方代表参加的听证质询会,公开重大事项决策方案以及相关依据和理由,听取参会代表意见,解答相关问题。听证质询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应作为有关单位做出决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①听证质询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重大事项;行政执法方面的重大事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其他需要听证质询的重大事项。
②听证质询中的各方代表应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单位代表、社会群众代表以及其他与所做决定有关的代表等。
③听证质询会的程序主要包括:宣布听证质询会内容、介绍参会人员;有关单位宣读重大事项决策方案,说明依据和理由,回答听证质询会参加人及有关人员的询问;参会人员发表意见,对有关问题进行质证和辩论;对听证质询会进行总结并宣布听证质询会结束。
(2)办事公开
办事公开是指各单位、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治区和地区政府信息公开有关文件,积极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公开具体职能、工作程序、事项办理结果等内容,提高工作透明度。
  (3)权力制衡
权力制衡是指通过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流程、强化内部监督等方式,加强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利用制度的规范力、约束力控制权力的运行,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①单位的领导班子及纪检监察组织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严格落实组织人事制度、财务制度、“三重一大”制度、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
②实行主要领导“五个不直接分管”的做法,即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程建设、物资采购、行政审批等工作。实行主要领导末位表态制,领导班子在研究决定重大事项的会议中,主要负责人不对议题事先定调,不作引导性发言,待其他班子成员发表完意见后,最后陈述自己的意见。
③单位根据业务特点,将决策与执行,审批与复核,调配与使用,调查与处理等工作流程分离,由不同业务部门完成,形成各业务部门之间的相互牵制,相互制约。
④单位掌握人、财、物等重要权力的关键岗位人员要定期轮岗。
⑤单位要针对制度缺陷、措施未细化等问题,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细化执行措施,缩小和规范自由裁量权。
3、岗位职责风险的预防措施
防范岗位职责风险要以公开承诺、述职述廉、民主测评为主要措施。
(1)公开承诺
公开承诺是指党员干部结合本职工作按照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中有关岗位职责的要求,就业务工作、廉洁自律、依法行政等方面向公众公开承诺。
公开承诺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认真履行职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公开、公平、公正,依法高效办事。
②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
③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地区要求,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
④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以及一次性告知和限时服务的规定。
⑤自觉主动地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2)述职述廉
述职述廉是党员领导干部落实岗位职责的具体体现。述职述廉的范围、方式和程序按照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及有关文件执行。
述职述廉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政治理论学习情况,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履行工作职责情况。
②执行民主集中制,参加党内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情况。
③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一岗双责”,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及其他廉洁自律规定情况。
④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个人廉政档案制度等情况。
⑤其他需要报告和说明的情况。
(3)民主测评
民主测评是在提高工作透明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了解群众反映的一种手段。组织者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民主测评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情况。
②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监督措施情况。
③党员干部个人申报事项的准确度和公开承诺履行情况。
④参与廉政教育学习、谈心、互帮互助等活动情况。
⑤参与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等情况。
⑥其他需要进行民主测评的情况。
(二)中期监控机制
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执行阶段的中期监控机制是建立在前期预防措施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监测、定期自查、垂直抽查等手段,对党员干部行为、制度机制运转、权力运行过程实施监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便进一步采取相应的后期处置办法。
1、信息监测
信息监测是指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掌握各单位、各部门及其党员干部在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及岗位职责风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信息监测的主要方式包括:
(1)利用述职述廉,掌握党员干部自我批评中暴露的缺点与不足。
(2)利用民主生活会、民主测评、群众评议等方式,发现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
(3)利用信访举报、行政投诉、政风行风热线等手段及舆论监督的方式,了解群众举报、社会反映的问题。
(4)纪检监察机关根据日常工作情况,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5)根据网络监控信息,掌握党员干部使用网络的不良行为。
(6)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工作中探索出来的其他监测方式。
2、定期自查
单位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开展一次自查,并撰写自查报告上报上级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自查主要针对以下内容:
(1)风险防控措施的制定是否具有针对性,措施的落实是否取得积极效果。
(2)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履职尽责情况。
(3)制度机制中的薄弱环节。
3、垂直抽查
上级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选择重点单位开展抽查工作,抽查的内容主要是各单位落实风险防控措施的情况。
垂直抽查的主要方式包括:
(1)明查暗访。发挥特约监察员的作用,选择重点单位,对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明查暗访。
(2)专项检查。针对重点单位在重要事项方面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如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的风险防控措施,开展专项检查。
(3)巡查督导。巡查督导组将各单位落实风险防控措施的情况纳入巡查督导内容垂直抽查的检查形式,主要包括听取汇报,查阅学习教育台帐及各种活动记录,抽样问卷调查,查阅各单位、各部门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档案记录,查阅各类招待费支出票据,调用财政、人事、审计等部门的相关数据以及对中期监控发现的问题与不足,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及时采取后期处置措施,避免问题的扩大化、严重化。同时,要认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对不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防控措施,及时修正;对未落实防控措施的,及时整改,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后期处置办法
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后期处置办法是针对中期监控发现的问题,视情节严重程度不同,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应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实施警示提醒、诫勉纠错、责令整改三种措施,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堵塞漏洞,避免问题演化发展成违纪违法行为。
1、警示提醒
警示提醒立足于强化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主动教育和监督,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对群众有反映,可能出现腐败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提醒。
(1)适用范围
①群众有举报、社会有反映的。
②不按照规定落实风险防控措施,情节轻微的。
③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民主测评中满意率较低的。
④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中发现的,组织认为有必要提醒的。
(2)实施方式
①信访约谈。根据群众信访举报,对思想、政治、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一般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在不违反保密规定的基础上,进行约谈,要求其对组织需要了解、核实的问题如实做出回答或说明,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②询问函。针对未按照规定落实风险防控措施的党员干部发出询问函,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做出说明或提出整改措施。
③重点提醒。针对党员干部民主测评反映出的问题,或者可能出现廉政风险的重要关口,以提醒书或面谈的形式进行重点提醒。如针对职务升迁、岗位调动、婚丧嫁娶、子女升学、乔迁新居、出国考察等有可能发生廉政风险的事项进行提醒。
2、诫勉纠错
诫勉纠错立足于帮助和督促党员干部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廉政风险问题,及时纠正其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督促引导,终止其错误行为继续发展。
(1)适用范围
①警示提醒后仍未改正的。
②未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的,未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等相关制度的,有失职渎职、不作为或者滥用职权行为,尚未造成损失的。
③执行方针、政策、决定中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
  (2)实施方式
①告诫劝勉。对警示提醒后仍未改正的,未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的党员干部,进行告诫,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②纠正偏差。对在执行方针、政策、决定中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通过书面或面谈等方式,告知其存在的问题,要求其纠正错误倾向,终止错误行为。
(3)实施期限
诫勉纠错的期限根据诫勉纠错对象存在问题的轻重程度确定,最长不超过3个月。诫勉纠错对象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制定措施并及时纠正错误行为,相应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其纠错落实情况,并将相关情况报上级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3、责令整改
责令整改立足于保护和挽救党员干部,对已实施错误行为,构成轻微违规违纪,但可以不予处分的党员干部,通过限期整改和强制履行,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
(1)适用范围
①诫勉纠错后仍未改正的。
②对管辖范围内发生的不正之风或违纪违法案件负有责任,但可不予纪律处分的。
③具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所列举的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纪律处分,或者情节轻微,可不予处分的。
(2)实施方式
①限期整改。对已实施错误行为,构成轻微违规违纪,但可不予处分的党员干部,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及时改正。
②强制履行。对诫勉纠错仍未改正的,或对管辖范围内发生违纪违法案件负有责任,但可不予处分的党员干部进行批评教育,剖析其错误根源,强制其认真履行职责,并进行跟踪督导。
(3)实施期限
责令整改的期限根据责令整改对象存在问题的轻重程度确定,最长不超过6个月。责令整改对象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纠正错误行为,相应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替检查其整改落实情况,并将相关情况报上级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4、处置结果的运用
(1)警示提醒、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对象,诚心接受批评、整改到位的,既往不咎;整改不力,错误继续蔓延构成违纪违法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处理,或立案查处。
(2)警示提醒、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相关情况应及时通报组织、人事部门,作为年终考核依据,并记入个人廉政档案。
(3)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对象在纠错和整改期间,不能提拔、调动,不得参加各类先进评比。
(4)警示提醒、诫勉纠错、责令整改对象可向本级或者上级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异议,受理机构调查了解后,应予以答复。
19、考核评估有哪些方法、原则和实施要点?
制定考核评估的方法以及组织实施应把握的首要原则就是全面质量管理原则,一是在考核项目上要涵盖风险防控工作的各个重要环节和重点内容,二是在考核方式上要贯穿于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全过程。因此,考核评估应是一个综合评估的过程,应包括单位自查、阶段检查和动态考核等内容。
(一)考核评估的原则
1、个性化原则。根据绩效管理的理论,对工作成效的考核必须紧紧对照工作计划和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因此,对基层单位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就是其制定的实施细则,由于细则的差异性,对不同单位考核评估的内容也将有所差异。这是考核评估的个性化原则。所以计划环节必须高质量完成对实施细则的认证和整改工作。
2、效率原则。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单位,必须把握效率原则开展考核评估工作。考核用的各项评估表格尽量简单可行,便于打分。
3、真实性原则。这是考核评估工作自身质量的重要保证。一方面,要对基层单位提供的细则落实情况进行真实性检验,目前我们只将此原则应用于阶段检查上,方法是针对细则内容作群众认可度百分制测评,将结果作为系数乘以阶段检查考核表的评分结果;另一方面,将信访举报情况、腐败案件发案情况作为风险预警减分项,计入考核成绩。
(二)考核评估的实施要点
1、自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每年6月和12月(或定期不定期),各单位填写《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自查情况登记表》,同时上报的还有半年工作的问题分析和建议。登记表的内容由各个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施细则自行制定,考核项目就是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登记表进行百分制评分。
2、阶段检查的组织实施。每季度结束时,抽取10%的单位,开展阶段检查,内容包括听取汇报、检查材料、填写《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阶段检查考核表》、进行群众认可度测评。考核表为百分制,包括组织实施情况、细则落实情况。认可度测评表根据被抽查单位细则制定。
3、动态考核的组织实施。对全部单位完成统一规定动作的情况进行记录,包括风险点查找、细则制定、自查报告提交情况等,将重要会议和培训出勤、风险防控等作为减分项。因动态考核受工作部署影响较大,所包含的各考核内容计分比例待年底综合评估时确定,动态考核采用百分制评分。
4、综合评估的组织实施。年底对所有单位进行综合评估,按照一定权重计算各项考核结果的总分,接受阶段检查的单位计算三项考核结果总分,未接受阶段检查的单位只计算二项考核结果,并按照优、良、中、差评定被考核单位的等次。发生腐败案件的单位自动降低一个评定等次。
具体的考核办法很多,重要的是把握好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对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这项工作自身的有效性考核,能否有效落实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各项任务措施都将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20、怎样运用考核评估的结果?
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1)通报考核结果。
(2)考核结果作为评比表彰的依据。
(3)对当年考核评定为不合格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其当年各项评先资格。考核为不合格的单位主要领导在干部年度考核中不得评定为“称职”。
(4)将考核材料存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和干部档案,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评定、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5)根据考评结果,对执行惩防措施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拒不落实或者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不力的单位、部门,依据相关规定,追究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责任。对给予2次以上预警的单位或个人以及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的单位,除严肃惩处违纪违法人员外,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根据纪律处分相关规定,对负有失职、失察责任的直接领导和主要领导实施责任追究。
21、实施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有哪些作用?
实施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在需要,是贯彻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对公共权力运行实施有效监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内部管理、推进工作规范高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一是有利于深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排查廉政风险点,让每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了解知晓自己的岗位职责、潜在的廉政风险,从而在思想上确立“从政有风险,防范除隐患”的意识,变上级要求防控风险为自身需要而自觉防控风险。
二是有利于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排查廉政风险点,找出可能引发腐败的制度漏洞,增强了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有利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既给党员干部敲响了廉政风险警示钟,又通过多种预防措施,使党员干部远离腐败,真正为党员干部编织起一道廉政“保护网”,保护干部,促进干部健康成长。
四是有利于构建反腐倡廉建设与业务工作之间的关联机制,较好地解决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的抓手和载体问题,既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平台,也会促进业务工作规范高效。

上一条:什么是“小金库”?

关闭

 
 
 

纪委办公室  版权所有